让红安永远红——记红色映像走进红安将军红红色教育中心


弘扬红色文化,传播红色之声。

红色连三省,大别山区别有情。忆革命摇篮,赤色武装,垂镰斗蒋逆;戟方驱日寇,千水流丹,万岭埋忠。当歌刘邓鏖兵,五师喋血,烈骨累累,力挽春回,演绎红安奇故事。

精英名九州,贤名黄安明辉史,数七里长胜,红色摇篮,将军最红安。敲铜锣一响,四十八万,更有男将打仗,女将送饭。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红安奇迹,腾飞中华好河山。


2024年3月2日 中国《红色映像》革命老区行官网、湖北省投资企业联合会红色文化分会、三十集红色电视剧《大别山上红旗飘》剧组、湖北红色之声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红色之声艺术团

全国百姓红色春晚组委会、红色爱心企事业论坛、红网剧剧组等单位,一起联合行动,走进红安“将军红红色教育中心”——采风、参观、考察。


(红色采风考察团在将军红红色教育中心受到感染。)


将军红红色教育中心李董事长在讲话中表示:我们和红色映像栏目组都是红色机构,应该抱团取暖,共创红色辉煌。故而才请您们来考察观光,才会有合作亮点。我们期待与红色映像栏目组合作,将电视剧《大别山上红旗飘》拍摄及演员海选和全国百姓红色春晚及红网剧、红抖音等在红安将军红红色教育中心全面推动。


采风考察团全体成员在观看了著名导演高希希导演的大型实景剧 《红安永远红》,深受教育、深深感动!很多嘉宾领导在观看时感动得不停流泪,是为红安将军流泪,也是为红安烈士流泪 !


参加本次活动邀请的领导嘉宾有——

向 阳 中共湖北省委原办公厅副主任

方政军 新华社湖北分社原副社长

现任湖北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

陈 华 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编辑部原副总编

崔振章 湖北省总工会原副主席

王 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大校

牛均富 影视评论家、 行吟诗人

李和生 湖北聖华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振峰 湖北省投资企业联合会执行会长


主题阐释

伟人传金句,红安永远红。

1958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武汉东湖宾馆,接见时任红安县委第一书记程鹏等红安"干群"代表时,深情的勉励大家说:"要继续努力,保持红安永远红!"

本剧以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嘱托作为剧名,艺术真实的再现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人民一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的革命气概,用红安先烈的热血染红而圣化了这片土地。让广大观众通过观看本剧,心动于剧本故事,将红安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传遍全国。


主题思想

本剧以戴氏兄弟从参加革命到壮烈牺牲为故事线,以小的切入口呈现宏大的主题。生动阐释了红安的红色精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红色基因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崇高理想和优良作风。


思想内涵

先烈洒热血,红安永远红。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先生,将共产主义思想和革命火种传播到红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别山之所以28年红旗不倒,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每到革命的关键时刻,都有红安儿女发挥了重要作用和付出了巨大牺牲。


本剧故事讲述的是红安籍革命前辈董必武点燃的星星之火,燎原红安之时,受反帝、反封建、反剥削等革命思潮的影响,戴氏兄弟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协组织,带头宣传革命理论,反抗地主王老财对穷人的压榨和无情盘剥而被抓捕的毒打。母亲为保护儿子免遭毒打,眼睛被地主打手的鞭子抽瞎,这更加深了戴家母子对这个黑暗社会的仇恨,更坚定了戴氏兄弟矢志不渝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信念。剧中戴家母子的悲惨遭遇,以及戴氏兄弟的革命历程,正是红安千千万万个"娘送战袍,儿献忠骨"的缩影。本剧对共产党红色基因的强大根基来自于人民,以及对党忠诚、矢志不渝、九死无悔和面对刀山火海勇敢前行的红色基因内涵,均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通过本剧红色的经典演绎,唤醒人们对红安红色基因的集体记忆,并带来共鸣、启迪和感动,让观众心动于红安永远红,心中有红色,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黄麻起义


第一幕:讲述的是1927年在黄安(今红安)和麻城地区爆发的一场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通过戴家母子的遭遇和戴氏兄弟参加武装起义的故事,艺术化的展现出剥削与被剥削,革命与反革命的激烈斗争。

黄安战役

第二幕:展现的是1931年,红军攻打黄安县城的战役。

在这幕精彩的战争戏里,由阵地战、登城战、抢夺汽油战和飞机轰炸,共同构成了艰苦而跌宕起伏的宏大攻坚战。导演利用电影蒙太奇和交错剪辑的手法,展现出戴氏兄弟在不同的战场上,为了同一个胜利目标而拼死奋战的感人场面。

黄安抗战

第三幕:展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红安军民与日寇誓死血战的场面。

在这幕戏里,日寇对百姓屠杀和施放毒气的暴行被表现出来后,紧接着就用游击队员与日寇坦克肉搏战和新四军战士与日寇近身肉搏战,来展现我军战士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气魄。

我是红安子弟兵

第四幕:表现了解放战争期间,红安人民欢送刘邓大军出征的场面。

这幕戏里,有三个不同时期的我军战士,作为革命年代牺牲的14万红安革命英烈的代表,站在高处,慷慨讲述自己的功勋和牺牲经历,以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还有戴母在三分钟经历一年四季,最后在大雪纷飞中,与两个牺牲的儿子,穿越时空再次"相见"的情节。让大历史和小家庭,铁血革命与人性温情,完美的交汇在一起,并实现了进一步的升华。

红安永远红


第五幕:是一幕点明本剧主题思想和点亮红色精神万丈光芒的戏,它将前四幕戏爆发出的泪点和感动,全部升格为对革命先烈和红色精神的崇敬,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信念,以及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


(文:张春江 孙雅琪 潘希堂 袁林权 刘邦民 卢根基 刘立)






6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