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子三下乡:寻迹南昌八一,在历史回声中聆听革命强音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学习八一精神,202478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拾遗社会实践队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追寻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感受红色精神的磅礴力量。

 

图片1.png

当实践队队员们的脚步踏入纪念馆,那庄严肃穆的氛围便如厚重的帷幕般徐徐拉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栩栩如生、气势磅礴的雕塑,起义军战士们那坚毅的眼神、挺拔的身姿,仿佛要从雕塑中跃然而出。队员们的目光瞬间被深深吸引,思绪不由自主地穿越时空,仿佛置身于那个血与火交织的动荡年代。在讲解员轻柔而饱含深情的声音引领下,队员们沿着历史的脉络缓缓走进那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历程。南昌八一起义,这一铭刻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的伟大事件,是192781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挽救风雨飘摇中的革命事业而毅然发动的武装起义。它如同一道划破黑暗夜空的闪电,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更是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起点,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

步入展厅,犹如踏入了时光的回廊。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一段段详实生动的文字说明,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从酝酿、筹备到爆发和发展的全过程。队员们在一幅幅展板前驻足,目光紧紧追随那一段段文字和一幅幅画面,仔细聆听着讲解员的每一句讲解,神情专注而凝重。队友们仿佛看到了起义前夕,周恩来等革命先辈们在南昌的暗夜里秘密筹划起义的紧张与坚定;看到了起义军战士们在南昌街头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勇身姿,他们的呐喊仿佛还在耳边回响;看到了南昌人民群众箪食壶浆、积极支持起义军的感人画面,那一双双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眼睛令人动容。在众多的文物中,一把锈迹斑斑的步枪格外引人注目。它静静躺在那里,却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战火硝烟。这把步枪见证了起义军战士们在战斗中的英勇无畏,它曾经在战士们的手中,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喷射出愤怒的火焰。队员们怀着崇敬之情轻轻抚摸着这把步枪,指尖传来的粗糙质感,仿佛能让队员们感受到当年战士们紧握枪杆时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图片2.png

除了那些承载着历史厚重的文物和展板,纪念馆还巧妙地运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声、光、电等先进手段,为实践队成员们精心呈现了南昌起义那激烈残酷的战斗场景。逼真的音效在耳边轰鸣,震撼的画面在眼前闪烁,成员们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每一次爆炸的火光,每一声冲锋的号角,都让成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和胜利的来之不易。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道路,是他们的英勇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探访结束后,队员们聚集在纪念馆的休息区,分享了各自的所见所闻和感悟。他们谈到了起义战士们的英勇无畏,谈到了革命领导人的智慧和胆识,也谈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队员李孟说:在这里,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队长肖杨总结说: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加接近历史,更加理解革命精神。我们要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探忆·拾遗"社会实践队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之行,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探访,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升华。队员们通过实地参观、现场采访和深入交流,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这次实践活动,必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实现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懈努力。

图片3.png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