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4日讯(记者吴曈 通讯员赵燕)24日从市商务局获悉,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近日印发《2025年武汉市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围绕提升通关效率、深化监管改革等六大领域推出21项具体举措,全力打造跨境贸易标杆城市。
据介绍,此次政策聚焦企业痛点,以创新模式加速口岸通关效率。例如,在水运口岸,“水水中转”“联动接卸”等新模式将实现货物无缝衔接,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试点,有效缩短货物待港时间;在航空口岸,推出“机坪理货-机坪直提”“空侧直转”等4项试点,推动货物“即到即提、即装即飞”;在铁路口岸,实施“铁路快速通关”,并开展数字化监管集拼仓试点,大幅提升运输效率。
在监管方面,武汉加速推进“智慧海关”“智慧边检”“智慧海事”建设,打造无感通关体系,让企业“少跑腿”。同时,通过强化第三方采信机制,引入社会优质检验检测资源,提升监管精准度与效率。针对口岸作业时间,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实时监测处置超期报关单,确保通关全流程畅通无阻。
针对重点产业与新兴业态,政策也有侧重。比如,推动“光芯屏端网”企业纳入集成电路进口危化品“白名单”,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定制通关方案;全面推广跨境电商税款担保电子化,探索“中欧班列+保税仓储”进口新模式,开通空运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助力跨境电商、保税加工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在加速企业“出海”方面,通过武汉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包括探索跨境电商带电货物航空运输、帮助企业规避出口风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帮助企业降成本,是此次政策“组合拳”的一个重点。具体包括提供减免税“预审核”服务;创新跨境电商海外仓9810出口退税模式,实现“离境即退税”;落实“一张清单管收费、清单之外无收费”港区场站收费公示制度;构建贸易外汇优质企业互认机制,实现中小微企业出口信保全覆盖等。
对出口依赖度高、受贸易摩擦冲击较大的重点企业,武汉将优先扶持AEO资质,享受通关便利,并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响应企业诉求。
海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武汉市进出口949.7亿元,同比增长17.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4.5%,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