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进社区,面对面为居民解答各类法律问题;7月10日,进校园,在青少年暑期“爱心托管班”里,通过法律条款和案例讲解,强化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7月17日,进企业,根据企业职工需求做好法治体检、普法宣传……在武汉市江岸区的大街小巷,每周都有形式多样、按需定制的普法“行动”,使法律真正走进生活、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惠及各行各业。
“传统的普法活动一般是临时性宣传,同时,宣讲中‘法言法语’过多,普法内容与需求脱节,往往会出现‘开场一讲,资料一发,过后就忘’的尴尬。”江岸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负责人齐祺介绍,为了破除这些制约,2024年起,江岸区司法局创新开展“社区(村)普法周周行”活动,组织江岸区全域16个司法所一起参与,明确“每周一社区”的活动形式。
2024年3月7日国际妇女节前夕,在大智街道铭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社区普法志愿者们自编、自导、自演情景短剧,通过剧情演绎将婚姻家庭纠纷搬上舞台,由大智法庭法官和铭新社区法律顾问深度剖析案例,从专业角度给出解决办法,用大白话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情景演绎+释法说理”的方式获得不少居民点赞。
“为了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现场还特别设置了法律知识有奖竞答环节,既具有知识性又富有趣味性,参与者有机会获得精美的奖品,使得现场氛围达到了高潮。”齐祺回忆,“活动的广受欢迎,让我们更有动力,同时也在思考如何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更好地把法律知识送进千家万户、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
为此,今年以来,“周周行”的普法“行动”由社区(村)这类单一的普法阵地延伸至学校、社区、乡村、机关、单位、企业六大核心场域,进一步织密基层法治网络。
公共法律服务团成员接受群众法律咨询。通讯员孙荣荣供图
今年年初,江岸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在联系街道搜集需求时,得知一企业有一桩官司久拖未决,令企业负责人苦恼不已。随即,“周周行”活动走进了该企业,除了日常的普法宣传,3位相关领域律师还帮忙企业负责人梳理案情,提供解决问题的法律思路。“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来了,还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专业的意见,太感谢了!”活动结束后,企业负责人再三致谢。
公共法律服务团成员走进企业,为企业职工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通讯员孙荣荣供图
今年5月,江岸区公共法律服务团队正式建立,超百人的公共法律服务志愿团里包含资深律师、法律明白人、金牌调解员等多方参与。“周周行”活动的普法力量进一步增强。
“线下,我们通过设置对接专员,发放工作联系函、法治培训需求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普法供给与基层需求的匹配度。线上,我们依托微信公众号开通留言咨询功能,24小时响应群众急难愁盼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同时开辟普法栏目,深化以案释法,每周梳理咨询高频问题、典型案例、新法新规。”齐祺介绍。
在区城管局专题解析“公共设施行政责任与侵权责任”法律实务;在二七街道操场社区面对面解答居民针对房产继承、债权债务等高频民生法律问题……今年以来,“提档升级”后的“法律六进周周行”活动,已开展200余场。
“主要服务内容:上门法律服务,企业法治体检,精准普法宣传……联系方式:江岸区司法局……”今年7月30日,江岸区司法局向全区各相关单位及各街道办事处,发放了关于公共法律服务的工作联系函,进一步推广“周周行”活动。联系函刚发一天,已有多个单位社区与江岸区司法局联系说明需求。“下面,我们要做的工作会越来越多!”齐祺笑着说。
(戴旻阳 夏晶 通讯员孙荣荣)
【编辑:李沅昊】